RFID 模具管理对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模具(如注塑模、冲压模、压铸模等)进行全生命周期追踪与数字化管理的解决方案。通过 RFID 电子标签给与模具的唯一标识信息,结合RFID读写设备与管理系统,实现模具从采购、入库、领用、生产、维护到报废的全流程可视化、自动化管理,解决传统人工管理中效率低、易出错、追溯难等问题。
RFID 技术通过为模具安装RFID电子标签身份标识,利用RFID读写器采集数据,可实现模具从入库到报废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,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与准确性,RFID技术打造模具高效管理模式。
以下是RFID技术在模具管理的几大核心介绍:
1、模具标识与追踪:
为每副模具安装 RFID 标签,写入模具的唯一标识符、型号、规格等基础信息,使其拥有数字化 “身份证”。在模具仓库出入口、关键机台附近等位置部署固定式读写器,在生产车间配备手持终端。当模具移动时,读写器可自动读取标签信息,实时捕获模具的位置与状态变化,方便快速查找和调配模具,提高生产效率。
2、模具出入库管理:
模具入库时,仓库入口处的 RFID 阅读器自动读取标签信息,记录入库时间、存放位置等,并更新库存状态。出库时,工作人员用手持式阅读器扫描标签,系统确认后记录出库时间、领用人等,同时更新库存状态为 “已出库”,还能根据使用频率和库存数量提醒补充模具,减少人工操作错误,提高出入库效率。
3、模具使用过程跟踪:
在生产车间关键工位安装 RFID 阅读器,模具进入生产环节后,阅读器实时记录开始使用时间、所在设备编号、操作人员等信息。根据使用时间、冲压次数等数据,结合预设使用寿命参数,实时监控模具使用状态,接近使用寿命时提前预警,避免因模具损坏影响生产。若模具在不同车间流转,沿途阅读器会记录流转轨迹和时间节点,形成完整使用记录链条。
4、模具维护保养管理:
基于模具使用时间、生产次数等数据,结合制造商维护保养建议,系统通过 RFID 标签设定维护保养计划。达到维护时间或条件时,自动向维护人员发送提醒。维护人员读取模具标签信息,记录维护时间、内容、更换零部件等信息,方便查询和分析维护历史,为评估模具性能和寿命提供依据。
5、模具盘点管理:
盘点人员携带手持式 RFID 阅读器在仓库内走动,即可快速批量读取模具标签信息,并与系统库存数据比对,自动生成盘点报告,显示账实相符情况等,大大缩短盘点时间,提高准确性和效率。
6、模具报废管理:
当模具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时,工作人员扫描模具标签,系统记录报废时间、原因等信息,将模具状态更新为 “已报废”,并从库存中移除该模具信息。对于报废模具的处置过程,也可通过 RFID 技术跟踪记录,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RFID模具管理在高价值、高周转、多批次的行业中应用广泛,例如:
● 汽车制造业:汽车零部件生产依赖大量大型冲压模、压铸模(单套价值可达数十万至数百万元),RFID 可精准追踪其在不同车间、产线的流转,避免昂贵模具丢失。
● 注塑行业:注塑模(如塑料件模具)使用频率高(每日周转 10-50 次),RFID 可记录其累计注塑次数,及时提醒维护,避免因模具磨损导致产品报废。
● 电子行业:小型精密模具(如手机外壳模具)数量多(单厂可达数千套)、周转快,RFID 可实现快速盘点与位置定位,减少寻找模具的时间(平均可节省 30% 的找模时间)。
RFID 模具管理通过 “标签 + 读写器 + 系统” 的组合,将传统模具的 “黑箱式管理” 转变为 “透明化管理”,尤其适合模具数量多、价值高、周转频繁的制造企业,可显著提升管理效率、降低成本,并为智能制造提供数据支撑,RFID 技术贯穿模具的全生命周期,实现 “从生到死” 的数字化管控。
图文源于网络,侵删!